2019年广东成人高考高起点《史地综合》强化试题(2)
	日常生活用品上有各式各样的图案。图1所示的枕头上印有世界地图图案。据此完成试题。
	  第1题单选 在枕面地图图案中未能显示的大洲是(??)
	  A.亚洲
	  B.欧洲
	  C.南极洲
	  D.非洲
	  参考答案:C
	  参考解析:点拨:本题考查世界地图。
	  分析:地球上共有七大洲。左半边图,赤道以上大部分为北美洲,赤道以下为南美洲;右半边图,左下角横跨赤道的是非洲,赤道以上且与非洲接壤的是欧洲和亚洲,右下角赤道下方是大洋洲。因此,图上缺少南极洲。
	  第2题单选 在枕面地图图案中有两条纬线,其中实线示意赤道,虚线示意(??)
	  A.北极圈
	  B.北回归线
	  C.南极圈
	  D.南回归线
	  参考答案:B
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北回归线。
	  分析:北回归线位于赤道以北,是太阳在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,穿越中国、缅甸、印度、孟加拉、阿曼、埃及、利比亚等国家和地区。由图可知,实线以北的虚线为北回归线。
	  图2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山前洪积扇,聚落多分布在扇缘和扇中部。读图2,完成23题。
	  第3题单选 图示甲、乙、丙、丁四地,天然绿洲多形成于(??)
	  A.甲地
	  B.乙地
	  C.丙地
	  D.丁地
	  参考答案:D
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洪积扇地貌与绿洲的形成。
	  分析:洪积扇尖顶和扇形外缘的组成成分是不同的。洪积扇尖顶大多是粗颗粒的砂石,土地比较干燥;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,在洪积扇扇形的外缘则为细腻的沙粒黏土,渗水性很差,土地湿润,这便是冲出来的绿洲。
	  第4题单选 制约该地区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(??)
	  A.热量
	  B.地形
	  C.水资源
	  D.土壤
	  参考答案:C
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绿洲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。
	  分析:在西北内陆地区,夏季风难以到达,降水偏少,农业灌溉依赖有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,因而水资源成为制约该地区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。
	  第5题单选 实现该地区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,关键是要(??)
	  A.治理水土流失
	  B.扩大开垦规模
	  C.防治荒漠化
	  D.改良作物品种
	  参考答案:C
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	  分析:该绿洲地处西北内陆,降水较少,不宜大面积植树造林,也不宜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,而应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,以防绿洲退化为荒漠。
	  图3示意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。读图3,完成26题。
	  第6题单选 该地6月份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别是(??)
	  A.28℃、150mm
	  B.30℃、290mm
	  C.31℃、385mm
	  D.32℃、400mm
	  参考答案:B
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对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的解读。
	  分析:由图可知,6月份对应的纵轴(气温/℃)为30℃;对应的横轴(降水量/mm),远远大于150mm,小于且接近300mm。因此,答案选B。
	  第7题单选 该地天然植被景观是(??)
	  A.温带草原
	  B.季雨林
	  C.针叶林
	  D.灌丛
	  参考答案:B
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。
	  分析:由图可知,该地全年气温为20℃~31℃,降水集中在6月至9月,且降水量较大,10月至次年5月则较为干旱,这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。与热带季风气候相对应的植被是热带季雨林。
	  第8题单选 该地可能是(??)
	  A.加尔各答
	  B.巴西利亚
	  C.伊斯兰堡
	  D.乌兰巴托
	  参考答案:A
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城市。
	  分析: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区域,也是主要区域。加尔各答是印度第三大城市,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。
	  用水总量与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比值,可反映一个地区或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的紧张程度。图4示意我国主要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。据此完成题。
	  第9题单选 水资源供需关系最紧张的流域是(??)
	  A.珠江
	  B.黄河
	  C.海河
	  D.淮河
	  参考答案:C
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流域水资源的供需关系。
	  分析:依题意,水资源供需关系=用水总量/水资源可利用总量。比值越大,说明供需关系越紧张;比值越小,说明供需关系越缓和。由图可知,比值最大的是海河流域(171.1%),故海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最紧张。
	  第10题单选 据图示信息推断,水资源供需关系最紧张的城市是(??)
	  A.沈阳
	  B.天津
	  C.郑州
	  D.上海
	  参考答案:B
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流域水资源的城市分布。
	  分析:根据上题可知,海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最紧张,因天津位于海河下游,地跨海河两岸,故选B。沈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,辽河、浑河、秀水河等途经境内;郑州地处黄河中下游;上海位于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,三地所在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紧张程度均低于天津。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 
	
		第11题单选 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措施是(??)
	
		  A.海水淡化B.节水灌溉C.开采地下水D.南水北调
	
		  参考答案:D
	
	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南水北调的功能。
	
		  分析: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,东多西少,南多北少。因此,南水北调能有效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。
	
		  图5示意2013年1月北京雾霾PM2.5来源统计。读图5,完成32题。
	
		  第12题单选 北京2013年冬季PM2.5来源中,占比重最大的是(??)
	
		  A.外地传输
	
		  B.机动车
	
		  C.建筑供暖
	
		  D.餐饮
	
		  参考答案:A
	
	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。
	
		  分析:图示为2013年1月北京雾霾PM2.5来源统计,按比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:外地传输(占27.6%)、机动车(占21.5%)、其他(占21.1%)、燃煤(占18.7%)、餐饮(占8.3%)、扬尘(占2.8%)。因此,比重最大的是外地传输。
	
		  第13题单选 在北京本地PM2.5来源中,占比重最大的是(??)
	
		  A.机动车
	
		  B.建筑施工
	
		  C.城市供暖
	
		  D.露天烧烤
	
		  参考答案:A
	
	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。
	
		  分析:除了外地传输(占27.6%),北京本地PM2.5来源按比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:机动车(占21.5%)、其他(占21.1%)、燃煤(占18.7%,包括城市供暖)、餐饮(占8.3%,包括露天烧烤)、扬尘(占2.8%,包括建筑施工)。因此,北京本地PM2.5来源比重最大的是机动车。
	
		  第14题单选 以下有可能加重北京冬季空气污染的是(??)
	
		  A.寒潮侵袭
	
		  B.暴风雪
	
		  C.冷锋过境
	
		  D.低空大气形成逆温层
	
		  参考答案:D
	
	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加重北京冬季空气污染的因素。
	
		  分析:冬季由于地面夜间的辐射降温明显,大气低空容易出现“逆温(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)层”,使得空气的水平、垂直方向交换流通能力变弱,空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被限制在浅层大气中,并遂渐集聚成霾,导致空气污染。
	
		  图6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土地利用分区。读图6,完成35题。
	
		  第15题单选 形成该城市空间形态的主导因素是(??)
	
		  A.地形
	
		  B.交通
	
		  C.气候
	
		  D.贸易
	
		  参考答案:A
	
	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。
	
		  分析:读图可知,该城市有黄河穿行其间,城市中各个功能区是围绕依托黄河布局的,可见是河流、地形主导形成了该城市的空间形态。
	
		  第16题单选 当初规划该城市石化企业布局,考虑的主要因素是(??)
	
		  A.接近原料产地
	
		  B.土地供应充足,取水方便
	
		  C.交通便利
	
		  D.劳动力供应充足
	
		  参考答案:B
	
	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。
	
		  分析:读图可知,石化区设置在黄河弯道形成的区域中,用水便利且土地供应充足,故选B。A、C、D三项在图中均未体现。
	
		  图7示意北丰球局部区域地壳平均厚度分布。读图7,完成37题。
	
		  第17题单选 图中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是(??)
	
		  A.青藏高原
	
		  B.阿尔卑斯山区
	
		  C.伊朗高原
	
		  D.蒙古高原
	
		  参考答案:A
	
	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地壳平均厚度最大的地区。
	
		  分析: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地壳最厚的地方,平均厚度为70千米以上。图中显示地壳平均厚度最大的数值为70千米,且在北回归线以北,东经90°附近,故选A。
	
		  第18题单选 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处于(??)
	
		  A.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
	
		  B.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
	
		  C.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
	
		  D.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
	
		  参考答案:B
	
	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地壳运动的板块构造学说。
	
		  分析:由上题知,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地壳最厚的地方。根据板块构造学说,青藏高原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撞击,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部使其不断隆起形成的。故选B。
	
		  图8示意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(厦门成都波兰罗兹)路线。读图8,完成39题。
	
		  第19题单选 与海洋运输相比,该货运班列的显著优势是(??)
	
		  A.安全
	
		  B.运费低
	
		  C.省时
	
		  D.运量大
	
		  参考答案:C
	
	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铁路运输和海洋运输的优缺点。
	
		  分析:铁路运输的运输能力大,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,运行速度快(仅次于航空运输).但建设周期长,机动性差。海洋运输载运量大,运费低廉,不受道路、轨道的限制,但航运速度易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影响。因此,与海洋运输相比,铁路运输更快,更省时。
	
		  第20题单选 开通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的主要目的是(??)
	
		  A.加快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升级
	
		  B.促进中国与欧洲之间文化交流
	
		  C.提高沿线国家就业率
	
		  D.扩大中国与欧洲之间贸易往来
	
		  参考答案:D
	
		  参考解析: 点拨:本题考查开通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的目的。
	
		  分析: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从福建厦门出发,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最后抵达波兰的罗兹。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,形成厦门连接欧、亚大陆的物流大通道,实现“海上丝绸之路”与“陆上丝绸之路”的无缝连接,扩大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。
本文标签:广东省成考网史地2019年广东成人高考高起点《史地综合》强化试题(2)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(http://www.gdcrgkw.cn)
《广东省成考网》免责声明:
1、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,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。
2、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。联系邮箱:812379481@qq.com。












 
                